- 王中;
推拉机制作为推拉理论在社区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应用,旨在实现品牌建设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机融合,并发挥品牌建设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驱动效应。该机制的提出,对于解决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机制失效与偏轨现象具有积极意义。影响推拉机制效能的关键要素可归纳为四个维度:品牌建设效益产生的“拉力”、教育部门扶持政策形成的“推力”、品牌建设能力不足导致的“阻力”以及社区教育基础薄弱所构成的“中间障碍”,为了充分发挥推拉机制的效能,必须同时强化积极因素并消弭不利影响。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将推拉机制的优化策略嵌入到资源配置的“流入端”“过程端”和“流出端”三个关键阶段,不仅有助于品牌建设的有序推进,而且能够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的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2025年06期 v.41;No.778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美萍;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成人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成人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面临重大转型。研究表明,成人教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动因涉及四方面:教育结构从“师—生”二元向“师—机—生”三元的转型、社会对成人学习者能力要求的提升、学习者深度学习与情感需求的激发以及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引领。为应对这些变化,成人教育教师需要向多元角色转型,包括成为人机协同教学的胜任者、面向未来潜力的发掘者、学习深度发生的促进者、学习者社会情感的对话者以及道德伦理的引领者。为使成人教育教师适应智能时代要求,推动成人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运用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帮助成人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激发深度学习、满足情感需求、强化道德引领等。
2025年06期 v.41;No.778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玉萍;谭明杰;
发展老年教育是提升社会福祉、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其课程建设呈现价值取向工具化、主体文化互动弱化、内容建构浅表化等文化异化表征。基于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理论,系统剖析课程文化异化的成因与机制,构建“文化需求—整合驱动—价值实现”的文化实践逻辑,为课程文化复归提供理论支持。具体可通过构建适老化学习环境、多元化学习场景、智能化学习生态实现场域重建,通过文化身份认同与他者关照的结合、课程文化认知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文化本质与创新发展的和谐共生实现主体重塑,通过提升课程情境适配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课程体验的多样性实现载体创新,并通过以文化约束式准则开展趋同对话、以文化响应式教学开展激情对话、以文化互动式活动开展自由对话实现对话重构。由此重建课程文化功能、释放内在张力,回应老年群体人文精神需求,助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v.41;No.778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