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天聪;范栖银;
企业实践是打造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具有突出价值。基于新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同时结合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对测评框架进行建构,经过实证检验和专家讨论修正,初步形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投入度、习得度、满意度与转化度4个维度16个指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习得度得分最高而转化度得分最低,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实践的精力投入相对不足,企业实践对教师获取教科研成果与教学团队发展的助力相对有限。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的科学性,需优化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评价标准。要促进企业实践教师的深度参与,强化组织支持保障力度;注重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反思,发挥企业实践成果组织溢出效应。
2025年03期 v.41;No.775 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薛琳;王亚南;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实图景是丰富多样的。从教师主体维度考察其参与企业实践的“卷入”程度,从组织结构维度考察组织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正规化、结构化的“正式”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卷入―高正式”“高卷入―低正式”“低卷入―高正式”“低卷入―低正式”四种典型的实践样态,每一种样态都存在独特的运行特征。然而,每一种样态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问题:“高卷入―高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过程“结构化”,但实践群体“小众化”;“高卷入―低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主体“自主化”,但实践动机“外在化”;“低卷入―高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主体“全员化”,但实践过程“观光化”;“低卷入―低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途径“多样化”,但实践参与“浅表化”。针对上述问题,应夯实教师企业实践物质基础,校企共建教师实践基地;研制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标准,规范教师企业实践过程;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运行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内在动机。
2025年03期 v.41;No.775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周娜;冯治儒;张致劼;
企业实践是提高职教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而提升教学水平与效果的专业发展活动。鉴于对职教教师“双重职业性”的重塑要求和“双重能力迭代”的发展取向,澳大利亚将定期参加企业实践视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经过多年探索,在理论层面创建了基于共同体深度参与的循环滚动式发展模型;在实践层面从实践前的各方资源保障、实践中的主次活动安排、实践后的成果认定与转化三个方面探索出诸多路径与策略。这对我国职教教师下企业实践带来启示:一是要拓展实践企业资源,加强双方精准匹配;二是要保障教师实践机会,加强实践资金投入;三是要坚持实践活动主导,鼓励教师做好准备;四是要支持多轮企业实践,加强师企合作沟通;五是要加强实践成果认定,促进实践成果转化。
2025年03期 v.41;No.775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