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强;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开放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终身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议题。立足新质生产力理论与整体教育理念的内在契合性,系统解析开放教育新质化的核心内涵、特征及理论机理——其以办学体系一体化为基础,通过重塑发展新范式,实现全要素协同、质态演进、机制变革与供需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与落地实践双重维度,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办学体系数字化一体化建设;并重点探讨回归泛在教育原旨,创设开放大学的U-learning标准技术范式,构建低成本、高效益且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模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旨在推动终身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校园内外“泛在可及”,保障低收入群体“用得起、学得好”,激活体系协同效应与规模效益,最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人力资源动能,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提供实践路径。
2025年07期 v.41;No.779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白然;谢浩;谢青松;
乡村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仅关乎学习者的个人发展,也是远程开放教育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成效体现。基于学习者特点与社会支持理论的综合分析,提出面向乡村远程学习者的社会支持理论框架,并基于1 617名学习者问卷数据,考察了社会支持与学习者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实证结果显示,学校支持、地方支持两类社会支持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对学习效果影响具有差异性,学校支持对学业表现的直接效应更大,地方支持对学习成效的直接效应更大。研究结果提示,社会支持在远程开放教育培养乡村人才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应进一步探寻乡村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规律,提升开放大学社会支持水平,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2025年07期 v.41;No.779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叶长胜;李家成;
教育爱存在于各级各类教育。在终身教育视界中,面向老年人的教育蕴藏着丰富的、独特的教育爱。在老年教育场域里,教育爱是教师个体情感、德性和教学力量的融合,凸显着“情”“德”“力”的共时性与同在性。它的生成基础是老年教育实践,生成思维是适老化逻辑,生成途径是师生双向互动。从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视角看,教育爱发挥着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以力助人的多重作用,具有促动老年人学习参与、呵护老年生命尊严等独特价值。然而,囿于老年教育发展的现实处境,老年教育教师的教育爱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理念共识不高、实践融入不佳、制度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未来应积极推进多维传播,提升理念共识;立足教师教育,强化实践融入;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发展生态,从而助益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长,丰盈老年生命。
2025年07期 v.41;No.779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